千巡翼X1間讓航測效率加倍提升
千巡翼X1間讓航測效率加倍提升
隨著“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不斷深化以及數字化生產管理的應用發展,現階段園區、學校、住宅小區、工廠等進行數字化三維重建的需求日益增長。這類需求往往面積不大,意味著項目的成本控制較為嚴格,但是同時作業環境復雜,而且對數據質量要求高,因此,非常適合利用小型多旋翼無人機進行數據采集作業。
千巡翼X1,軸距不到38厘米,免基站、免像控,是非常適合于這類小型項目的航測平臺。
以某園區傾斜攝影測量建模項目為例,千巡翼X1從飛行時間、起降點選擇、現場部署、數據傳輸、數據處理這5個環節全鏈路提升作業效率,作業時間減少40%,它是如何做到的?
1.作業現場:無縫銜接
千巡翼X1的最長續航能力可達36分鐘,作業過程中,技術人員設計了15%返航電量作為安全冗余,總計有效航飛時間在25-30分鐘左右,183分鐘航線任務總計需要7-8架次的飛行。
因此項目選用千巡翼X1無人機和電池管家與4塊智能鋰電池,配合戶外移動電源,即可實現電池無縫銜接續航能力。
2.起降點選擇:易如反掌
在選擇起降點階段,憑借千巡翼X1卓越的全向避障能力和長達9公里的控制半徑,可極大降低選點時間,在路邊、房頂、車頂,甚至在手中,都可以實現X1的安全起降,同時9公里的控制半徑,無需更換起降位置,一個地點完成全部測區覆蓋。
3.作業能力:免基站 免像控
在測區踏勘階段,無需布設GNSS基站,利用千巡翼X1內置的SDK級千尋知寸網絡RTK和千尋云跡網絡PPK解算,既保障了免像控的高精度,又節省GNSS基站成本,同時只需要布設3-4個像控檢查點即可保障數據成果的精度萬無一失。
4.數據處理模式:內外業同步
在外業完成航飛后,直接將外業數據上傳至FindPixel進行數據處理即可,千巡翼X1的單張影像在8MB左右,0.3平方公里總計產生2000張原始影像,總計16GB,如果利用5G熱點,不到15分鐘即可完成數據上傳,即便是使用4G網絡,總計50分鐘內也可完成數據上傳。通常,在從外業現場返回到辦公室的路上,即可完成全部數據的上傳。內業處理過程中,利用FindPixel的集群算力,2000張影像僅需2-3小時即可完成實景三維的成果生成。
5.整體效率:提升40%以上
在本項目中,千巡翼X1僅用6個小時即完成從外業到內業的全部處理,而傳統的方法則至少需要10個小時以上,5個環節全鏈路控制作業效率。
飛行時間
千巡翼X1利用自身更長的續航能力,同樣的180分鐘航線任務,7-8架次即可完成飛行,普通的多旋翼則需要10個架次,雖然飛行時間都是180分鐘,但是額外的2個架次會將時間浪費在返航、出航、更換電池等操作上,因此,隨著任務體量增大,這項差距會越來越明顯。
起降點選擇
千巡翼X1幾乎不需要刻意選擇起降位置,只要在測區附近,人流量較少即可,而普通的多旋翼無人機,要考慮遮擋、控制半徑等條件,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選擇作業位置。
現場部署
千巡翼X1無需GNSS基站來保障PPK解算,僅需要展開無人機,利用KML規劃航線即可,直接免除了現場部署的一個環節。
數據傳輸
千巡翼X1只需要向FindPixel上傳原始數據即可,無需內業人員下載,整理的環節,不僅無需各類網盤的會員,而且大幅度節省了數據傳輸的耗時。
數據處理
千巡翼X1無需高性能的工作站或集群,而普通的作業模式不僅數據處理速度上難以與FindPixel比擬,額外的計算機和軟件采購成本也非常巨大。
通過這個小型項目實踐,證明千巡翼X1不僅在效率上遠超傳統的作業模式,而且綜合的使用成本更實現了全鏈路的壓縮節約,非常適合各類中小型項目的實施應用。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轉載,轉自千尋位置行業應用,出于傳遞信息及學習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立場,本網站不對其真實性負責。
更多相關
繼2019年RTK大單后,又發貨1000臺!南方測繪再次拿下印尼國土資源部大單
為了滿足印度尼西亞土地局提升土地認證的效率 印尼再次全球采購大批RTK 2020年4月 南方測繪再次拿下1000臺的RTK訂單 在當前這個特殊的時期下 20天的時間內 生產基地迅速完成...
陜西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系統完成測試
據陜西日報7月27日消息,7月26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陳向陽發布了陜西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系統(以下簡稱省北斗基準站系統)建設與試運行情況。陜西省北斗...
徠卡3D Disto與徠卡Cyclone 3DR助力BIM檢測
BIM技術的發展帶動測量技術的革新,并且提出了4D施工的理念,促進了傳統施工的進步。在BIM模型的應用中,碰撞檢測是應用最多的功能之一,也是施工由二維時代轉向三維時代的重要標志。碰撞對比測試除了在設計...
中海達RTK土方計算流程詳解
利用中海達RTK進行土方計算,是一項高效、精確的工程應用。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采集施工區域前后兩期的海量三維坐標數據,構建數字地面模型,進而計算兩期模型之間的體積...
南極測繪科考事業發展紀實
南極是人類認識最晚的一塊大陸,被稱為第七大陸,以其神秘、圣潔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等國先后在這里建立了眾多科學考察站。作為極地科考的后來者,中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自上世紀...
中海達TS5 PRO:高性價比RTK,助力精準測量
中海達TS5PRORTK:高性價比之選,助力精準測量 在工程測量領域,RTK設備的性能直接影響著測量效率和精度。中海達TS5PRORTK憑借出色的性能和...
千尋cors、千尋知寸升級版即將上線,兼容5星16頻!
北斗三號“收官之星”再過幾天就要發射了,全球組網在即,千尋位置的產品也會兼容北斗三號的衛星數據嗎?答案:會! 千尋位置將對千尋知寸(FindCM)厘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進行升級,在接收初始衛星觀測...
記錄歷史,傳承文明—影像RTK助力歷史建筑保護 中海達V5 北斗海達TS6
廣東歷史建筑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歷史的見證留存。由于自然地理氣候等原因,歷史建筑逐漸破敗消亡,保護歷史建筑傳承歷史刻不容緩。近年來,通過實景三維技術對歷史建筑進行精細化重建,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