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尖兵”王西林:工程的精度不能有絲毫誤差
當華燈初上,人們早已進入夢鄉的時候,而在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軌道公司西南分公司所屬項目施工線路上,總是有這樣一個篤定的身影,他頭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衣操控著各種測量儀器,以測準每個點、放好每條線,確保測量先行且不誤。認真的工作狀態,俊朗外表的身影在昆明城市道路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叫王西林,是中國鐵建十六局首批盾構測量人員的骨干,現任集團軌道公司西南分公司項目測量副經理。
時光流轉,王西林已在測量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對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他通過過硬的技術水平為企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工程測量技術人員輸送到其他項目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他經常在培訓新學員時,總是精心準備,把復雜的教程簡易化,使學員們很快上手掌握要領,有的學員接受慢或者不得要領時,王西林總是手把手教,邊教邊講解要領,目前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王西林每天就兩個地方,一個是工程現場、一個是辦公室。他通過不懈努力和忘我工作,翻閱了大量盾構測量資料,用空間向量、三角函數、三維坐標和AutoCAD作圖求解盾構姿態控制參數,為掌控盾構施工創造了良好條件。王西林先后參與了深圳、廣州、合肥、南昌、虎門、鄭州、昆明等城市地鐵盾構機的始發調試工作。這讓企業擺脫了對VMT公司(一個盾構導向系統調試公司)的長期依賴,也為企業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且經他調試的盾構機都能安全、精準地抵達隧道終點。2013年度,王西林被集團公司評為“年度測量工作先進個人”。
生活中的王西林總是面帶微笑,他說:“我總是比較樂觀的,來什么扛什么。”而工作時的他則一絲不茍,非常嚴肅。扛上儀器的那一刻,就意味著集體的形象和肩上的責任,他總能迅速進入工作狀態,要求自己細心謹慎、一切以實測數據為準,從不憑經驗。每次操作完成后,他都要反復復查,“不差毫厘以不失千里”。“測量是工程的眼睛,我得本著‘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態度做好這份工作。”這是王西林的誓言。
最近,既要對分公司所屬項目進行調坡放線,又接受相關方委托對全線導線進行復測,王西林每天步行十幾里路,僅室外工作就10多個小時。回到辦公室,還得不顧勞累,看圖紙、做資料、計算數據、計劃第二天的測量任務。盡管如此勞累,經他測量過的地方沒出現任何差錯。
一線的摸爬滾打,王西林還總結出好幾種計算法,如《手工計算盾構機姿態、管片姿態方法》、《盾構機過空推段測量控制法》、《井下導線鋼絲無定向坐標推算法》、《兩種豎曲線的計算方法》、《斷面土石方計算法》,簡化了計算程序、提高了計算精準度,并被推廣到公司范圍內各項目。
王西林組織測量隊員們學習
王西林心里明白,身為堅守者,光做好本職工作不行,尤其眼下,集團公司、公司測量人員不足,得把自己會的一點一滴地傳下去,讓測量崗位涌現更多的“尖兵”來堅守,這是大家對他的信任、對測量隊的期待。為此,王西林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熱心地把自己掌握的操作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其他測量人員。在實測過程中,他對年輕測量員嚴格要求,從儀器操作、計算、測量記錄到測量復核,每一步都精細入微,培養測量隊員們嚴謹的作風和良好的習慣。許多剛入行的認為搞測量沒前途,不愿意干這種基礎技術工作,王西林經常與他們談心,以自己的實踐經驗,讓他們認識到:只要肯干肯吃苦,行行出狀元。
工作之余,身為黨員的他加強對黨的學習:“黨建引領生產,運用黨建知識來管理團隊,更好凝聚團隊力、發揮團隊智慧。”
面對曾經的成績,他說:“集團公司、公司還有很多優秀的人,以己短,標其長,做更好的自己,帶出更多的‘尖兵’,打造更優秀的團隊,給集體創效增譽、添磚加瓦就是我的目標。”
如今,在地鐵建設工地上,有無數和王西林一樣的身影,有很多還就是王西林帶出來的,他們默默工作,忠實地完成使命,用努力引來贊許的目光,即便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也同樣被“點贊”。
“測量是門技術活,只有認真堅守才能慢慢精通,而學好學精了,在哪都能用得上!”王西林自信滿滿。
更多相關
觀測準靜止鋒 CW-15多氣象要素探測無人機系統
最近,一組長了“大長腿”的縱橫大鵬CW-15無人機的照片刷爆了鵬人圈。 很多鵬友都在疑惑,CW-15無人機搭載什么新設備? 4月15日,縱橫股份與成都遠望聯合研發的首架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CW-1...
科普:這個定位的儀器到底是叫GPS還是叫RTK?那GNSS又是啥?
這個用來定位的儀器,有人叫它GPS 也有人叫它RTK 還有人說這是GNSS,不是GPS也不是RTK 針對以上幾個關鍵詞,我們探討一下什么稱呼才是正確合理的 1、首先來我們看看什么叫GPS ...
全站儀在橋梁軸線測量中的定位應用
近年來,全站儀測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其精度高、運算速度快、計算簡單、通視不受地形限制,成為橋梁軸線測量的較好儀器。一、橋梁中線測量橋梁中線(橋梁軸線)及其長度是設計和測量墩臺位置的依據,所以測量橋...
測繪資質要換證,按需付費更劃算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于6月28日正式發布《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測繪資質管理辦法和測繪資質分類分級標準的通知》。《通知》要求,202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對目前已經取得測繪資質證書的測繪單位依...
“智能、綠色、創新、高效”——第十屆中國智能化綠色開采技術與裝備大會暨展覽會——海克斯康參會報道
2023年4月8-11日,第十屆中國智能化綠色開采技術與裝備大會暨展覽會在安徽合肥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礦研期刊出版(長沙)有限公司、湖南省有色金屬學會采礦專業委員會、中國綠色智能礦業平臺聯合承辦。大會...
世界第一跨懸索橋:土耳其恰納卡萊1915大橋建設過程中的結構監測
跨懸索橋 土耳其恰納卡萊1915大橋是跨徑770m+2023m+770m的特大懸索橋,跨越達達尼爾海峽,是連接歐亞大陸的一條重要陸路...
冬奧有我,測繪先行
隨著北京2022冬奧會的日益臨近,奧運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已由規劃階段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在各大工地,測繪人的身影活躍在一線,他們在為場館及設施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前期保障服務。技術人員正在使用徠卡全站...
徠卡助力冬奧 3D壓雪讓場地更精準 更高效 更智能
萬眾矚目的2022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各國運動員將在這里進行精彩絕倫的表演,展現自己的精彩。其中云頂滑雪公園賽場,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雪上技巧、U型場地、坡面障礙技巧、單板平行大回轉、障礙追逐6...